首页 要闻 > 正文

【关注】善用信息技术助力政策传导渠道更加畅通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情况专项调查评估,结果显示,超96%的纳税人缴费人认为政策享受起来很便利。报表填写简单,优惠政策即申即享,无需额外提交资料……从纳税主体须自己搜政策、查数据,到政策、数据“自动找人”,随着全国“智慧税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电子税务局已成为人们办理涉税涉费业务的首选渠道。

近两年,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无论是大规模减税降费,还是增加中央财政民生支出,惠企利民的政策“红包”分量很足。如何将政策“红包”第一时间送到市场主体和居民手中,是财税部门面对的新课题。

实践证明,善用信息技术,能助力政策传导渠道更加畅通。一项政策从制定、下达到落实要经历多个环节,信息传递的速度、空间距离的限制等都可能影响落实效率和效果,信息技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作为近年来宏观调控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依托的是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它为财政部门提供了追踪资金使用信息的“千里眼”,让资金流向、拨付和支出情况一目了然,督促各级财政部门让政策“红包”及时走上“高速路”,更快送抵市场主体。

善用信息技术,能为部门间协调联动提供保障。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今年的“重头戏”,一笔笔留抵退税资金,从拨付、调度、审批办理,最后到达企业手中,环环相扣,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实践中,财政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等部门机构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协调联动——财政部门滚动开展留抵退税资金监测、及时进行资金调度,税务部门便捷高效办理退税、建立纳税人情况动态台账,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加强系统运维保障、妥善应对退税业务量激增挑战。近日,留抵退税政策再一次扩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退税工作按时间表、作战图有条不紊地推进。

事实上,不光是在财税领域,近年来,从实时监测城市交通状况、红绿灯管控智能化,到居民异地补领身份证、驾照;从银税信息联网、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到“健康宝”小程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显神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政策传导效率、改善政务服务效果、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让广大市场主体和居民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中,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当前,稳经济保民生的任务十分紧迫,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33条措施,涉及多个部门,覆盖不同领域、多个行业、各类市场主体,各部门应该以信息技术为抓手,强化政策落实进度追踪和政策执行效果反馈,督促政策落地落实落细,把政策红利真正地“滴灌”到需求点、紧要处。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加速创新,信息技术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期待更多地方能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跨部门、跨地区信息交流共享,进一步破除“数据壁垒”“信息孤岛”,加快打造透明政务、数字政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添砖加瓦,为民生福祉增添保障。

标签: 信息技术 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主体 财政政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