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再纳13家成员单位

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023年度开发者联盟全体成员会议在上海青浦举办召开。

示范区开发者联盟自2020年8月25日成立以来,在示范区执委会指导下,在轮值执行长单位中国三峡集团牵头下,联盟成员单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共享一体化机遇,共推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示范区建设能量场,构建新机制,传播新理念,整合新资源。


【资料图】

第一财经了解到,根据联盟盟约和年度工作计划,在示范区执委会指导下,联盟秘书处于今年5月启动联盟第四批扩容工作,经联盟创始成员单位、执委会、三级八方各级主体多渠道推荐,共汇总46余家企业和相关机构申请加入开发者联盟,经过秘书处梳理汇总,遴选形成了13家拟入盟名单,由创始成员共同审议通过。

它们分别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戴德梁行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网易、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上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今年新入盟的13家成员单位,从地域分布情况看,长三角地区8家,长三角外5家。从机构类型看,企业11家,专业机构2家,11家企业包含央企2家、国企4家、外企2家、民企3家,充分体现联盟多元化和广覆盖的特点。

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联盟先后编制并审议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建设方案(2023修订版)》等体制机制建设文件,定期发布《联盟工作简报》,不断提升联盟单位间、联盟与政府间信息传递效能。同时,开发者联盟与执委会共同打造的“招商引资专题对接会”,成为了示范区招商对接的重要窗口,推进联盟单位并带动各类市场主体与两区一县及先行启动区五镇共签订9项合作协议,涉及投资约154亿元。

在赋能示范区建设方面,中国三峡集团持续聚焦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两大主业,与吴江区共同成立水管家公司,开展全域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合作;中国铁建推进沪苏湖高铁、沪苏嘉上海段、青浦区17号线西延伸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同时,华为公司研发基地即将交付,将开展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可容纳约3万名研发人员办公,并带动其上下游及周边产业共同发展。阿里巴巴示范区智慧大脑(一期)项目,将智慧大脑打造为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数字底座,为示范区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同济大学、宝业集团、中节能等单位继续打造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期,共同放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引领效应。复旦大学对示范区运行三年以来的73项制度创新成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形成总报告《制度先行,跨域赋能,一体化发展新示范》。浙江大学在嘉善县祥符荡科创绿谷打造智慧绿洲,力争建设成为引领未来绿色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本年度评选出10项开发者联盟单位服务示范区优秀案例。在生态环保方面,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作为示范区首个一体化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通过对元荡青浦段约6.2公里岸线进行整治,已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跨界水体一体化实施标准。

在创新产业方面,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经过3年的建设即将交付,将成为示范区的地标性项目;还比如来自苏州的中新集团在示范区嘉善片设立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自带“一体化”基因,59个项目、443亿元的投资更体现了发展的高质量。

下一步,开发者联盟还将继续做大朋友圈,吸收更多的新成员加入到开发者联盟大家庭,共同为示范区建设成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持续赋能。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