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血栓, 运动才是最好的抗衰老药
编者按:
来自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有10万至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相关住院人数超过50万。在欧洲,每年有5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在中国,静脉血栓形势可能同样严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教授强调,要远离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动起来还有什么好处呢?一起来看。
宅在家中静坐不动,当心血栓盯上你!
血栓形成是指在动脉或静脉中形成血栓,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根源。血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可达4∶1。其中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在腿部和肺部发生血栓,不像心脏病和中风那样被人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我国每年因肺栓塞住院的人数增加4倍。说到血栓,许多人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吴巍巍说,孕妇、久坐不动的上班族、经常长途飞行的出差族以及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的病人,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他说,在协和医院时,一年就治疗过20多位发生静脉血栓的孕妇。
血栓的发生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长时间住院、手术(尤其是髋关节、膝关节和癌症手术)和长时间不运动。由于深静脉血栓常起源于小腿的深静脉,可部分或完全阻断静脉血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并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容易在疾病初期被忽视。随着病程进展,有时患者会出现一条腿疼痛或压痛肿胀,多从小腿开始,踝关节和足部出现发红或明显的变色并伴有发烧。
可怕的是,无论患者是否有症状,血栓都可能会脱落,栓块随着血流经过心脏到达肺部,从而阻塞肺动脉,这会导致患者呼吸急促、胸痛和心率加快,甚至因肺栓塞而发生猝死意外,这是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后果。
锻炼可减少风险。任何人都会有因为久坐不动而患血栓的风险,也就是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身上。事实上,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使你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但这并不意味着静脉血栓不可预防。吴巍巍建议:“想远离静脉血栓栓塞症,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多增加运动,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吴巍巍同时提醒说,不少重病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家人最好每隔三四小时帮病人按摩双腿,每次30分钟;或每隔两小时一次,每次按摩15分钟。还可以用专门的充气式按摩椅替代人工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
久坐、开车或坐飞机都要弯着膝关节,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要花一点时间站起来走动,伸展腿部。如果工作时不方便站起来活动,还有一个隐蔽的方法,那就是“勾脚”。对于办公一族,每坐90分钟,就应提醒自己“勾脚”。方法是将脚伸直,整个脚往上勾10下,速度和节奏都没有严格要求,这样能促进腿部血液流动。
此外,建议高危人群要注意预防静脉栓塞,肥胖、有静脉曲张病史、糖尿病、长期不活动及长时间住院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日常还要注意多喝水,因为如果血液水分少会使血液黏稠。还可以买专门按摩小腿的按摩椅,穿静脉曲张袜等。
运动是最好的抗衰药
美国医学博士亨利·洛奇以及年逾80岁但体魄宛如中年人的律师克里斯·克劳利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在《明年更年轻》一书中指出,坚持运动可对抗衰老。
大脑更有活力。该书认为,唯有运动可持续让大脑向身体发出生长信号,对运动能力、思维活动、情绪控制等方面都有益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内坚持锻炼的人,其大脑不断生长,新生部分不仅是控制运动的区域,还包括额皮质(人类复杂的思维活动都由额皮质控制)。
心肺功能增强。每个坚持运动的人一般都会经历从“气喘吁吁”到“小菜一碟”的过程,这是因为运动提高了心肺功能。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学院副教授苏浩表示,心肺功能好的人不会轻易感到疲倦,不易得心血管疾病。长期规律锻炼能使心脏的重量、容积增大,安静时心率变缓,心肌的室壁增厚,使其每次收缩变得强韧有力。
骨骼变得强壮。人到中年后,骨钙量不断流失,仅靠吃钙片,效果并不好。长期不运动,骨骼对钙的需求量也会减少,大量钙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多进行户外运动能增加骨骼弹性和韧性,改善或减轻骨质疏松症状。
舒缓压力。有研究显示,在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时,运动的功效足以媲美药物。它可产生能量,激发乐观情绪,帮助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因为运动促使身体合成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正是决定快乐情绪的脑内化学物质,从而帮助改善抑郁,舒缓压力。运动还可降低皮质醇含量,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提高做事效率。
贵在坚持。只有坚持下去,运动才有意义。除了常规的跳广场舞、骑自行车以外,老人也可做一些力量训练。
热爱锻炼的人年轻30岁
运动可使人“逆生长”到什么程度?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运动科学家称,坚持锻炼的老年人肌肉健壮程度丝毫不亚于年轻人。
研究人员选取28名70岁以上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参试者均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坚持锻炼,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他们考察体育运动如何抵御衰老造成的身体功能减退。科学家们测试了参试者的有氧耐力,并测量了他们肌肉中毛细血管和酶的数量。分析结果显示,与不怎么运动的同龄人相比,那些经常锻炼的人生理年龄至少年轻30岁,状况最佳者甚至和20多岁小伙子相当。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些研究对象不是运动员,但他们早已将健身纳入日常生活,把锻炼当成了一种兴趣爱好。参试者有氧耐力较强,肌肉中毛细血管和酶的数量比不运动的同龄人多。这意味着他们有效地抗击了衰老对身体的影响。专家指出,老年人完全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储备健康的体能,有效地延缓身体衰老进程。
一三五跳绳法,轻松健身
锻炼其实不需要大块时间,每天不到10分钟、效果相当于跑步半小时的“一三五”跳绳法,就能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教授苟波给大家介绍了具体方法。
“一”是1分钟,即简单热身后,用自己尽可能快的速度跳绳1分钟; “三”指30秒,迅速跳1分钟后休息30秒,然后再重复;“五”指重复5次,这样相当于每天用较高强度锻炼5分钟。
研究显示,用每分钟跳140次的速度跳5分钟,其效果相当于跑步半小时,是一种耗时少、耗能大的锻炼方式,同时还能避免因长时间跑步造成的膝、踝关节负担过大。跳绳对心肺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改善身体协调性、减肥等也很有帮助,同时提高下肢肌肉力量,使形体健美而敏捷。对上班族来说,跳绳还可缓解腰酸背痛。
苟波提醒,跳绳者需注意几点:
1.跳绳前做好热身运动,跳绳后做些放松活动。应穿质地软、重量轻的鞋子,鞋底要有一定厚度且相对柔软。2.建议开始锻炼时,采用单摇跳法,双脚同时起落。跳跃不需太高,以免关节劳损。3.跳绳过程中应保持身体适度放松,脚尖和脚跟协调用力,防止扭伤。4.饭前和饭后1小时内不建议剧烈运动。跳绳最佳时间段是下午3点到晚上8点。5.建议每周跳绳4~6次。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建新股份2021年预计净利900万-1300万元 同比下降超七成
凤凰传媒董事长梁勇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62亿元
汇鸿集团副总裁丁海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994万元
排行
精彩推送
- 京张高铁冬奥列车今日开启赛时运输服务
- 夯实“三农”压舱石 开启农业新篇章
- 2021年“三农”工作成绩单公布!请查收
- 针对春节就地过年需求 各地增加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
- 春节期间菜价走势如何?农业农村部回应
- 进场观赛别开热点、蓝牙!一图读懂北京冬奥会无线电管理要求
- 长江流域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6座梯级水电站2021年发电量...
- 数说交通|2021年12月我国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200868万人次
- 工信部:产业转型迈上快车道 打好工业稳增长“组合拳”
- 近半数央企已进入生态环保产业 行业集约化发展势头增强
- 最新风险提示!防范虚假宣传、“首月0元”等“套路”行为
- 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 3月1日起施行
- 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出炉 上海北京均超4万元
- 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出炉 上海北京均超7万元
- 国家邮政局:加快与交通等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快递服务更便捷更...
- 提升投资者金融素养 加大金融知识宣教力度
- 民航局:加快构建现代民航体系 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民...
- 交通运输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低价打折有可能是“陷阱” 理性消费...
- 工信部:2021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呈现四方面特点
- 最高分辨率0.5米!我国高分多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 工信部:“动态清零”政策对地方产业链、供应链影响有限
- 六部门联合解读《“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增强创新“第一动力”?
- 我国明确“十四五”时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 巩固实体经济根基
- 发改委:从四方面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实现“五个转变”
- 践行“开放办奥”理念 多措并举展示中国良好形象
- 人民银行:涉冬奥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服务筹备工作均...
- 1月LPR“双降”:1年期降10个基点 5年期以上降5个基点
- 国家税务总局:坚决依法打击偷逃成品油消费税违法犯罪行为
- 辽宁省税务局查处部分企业偷逃成品油消费税案件
- 网传“出台《互联网企业上市及投融资操作规范》”属不实信息
- 36.3万亿元、10亿吨、70%:从三个数据看中央企业2021年答卷
-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发布 都市圈1小...
- “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 高铁运...
- 国知局新规: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可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
- 商务部部长:中国始终支持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
-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湿地植物达2258种
-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精简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报告事项的通知》
- 2021年央企“成绩单”发布:全年实现营收36.3万亿元 效益增长...
- 中国石化在湖北恩施发现超千亿方页岩气
- 财政部修订出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
- 水利部部署黄河防凌工作:做好堤防巡查抢险 责任落实到段、到...
- 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共享办奥”让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
- 宜安科技2021年预计亏损1.85亿-2.25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 建新股份2021年预计净利900万-1300万元 同比下降超七成
- 凤凰传媒董事长梁勇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62亿元
- 汇鸿集团副总裁丁海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994万元
- *ST中天副总经理徐天啸辞职 第三季度净亏损1.16亿元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为中小企业解忧纾困?
- 1月18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530.5万人次
- 人民银行:发挥货币政策双重功效 稳中求进更加主动有为
- 生态环境部:2021年黄河中上游5省(自治区)累计清理各类固废...
- 解读五大税收流行语 看2021税收工作新成效
- 嫦娥四号“打工”已满三年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超1000米
- 人民银行谈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 人民银行: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
- 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
- 农业农村部:22.18万退捕渔民实现应保尽保
- 我国首次实现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批产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
- 交通运输部:2021年网络货运行业完成运单量6912万单
- 科技“施魔法” “云上”办冬奥
- 国家发改委: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 国家发改委:个别高杠杆房地产企业境外违约事件属于市场自我调节
- 国家春耕肥储备3-5月投放市场 今年新增夏管肥临时储备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我国首个地理标志五年规划发布
- “5G商用产业联盟”等28家非法社会组织被依法取缔
- “预制菜”行业发展引关注 业内:竞逐万亿级市场须构筑安全生...
- 交通运输部:春运首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489万人次
- 今夜24时油价上调 加满一箱多花13.5元
- 绿色办奥,让北京冬奥会“冰雪之约”变得“绿意盎然”
- 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 推广应用电子客票 交通运输部:鼓励采用人脸识别等方式进站乘...
- 如何用43年做好一张纸?
- 交通运输部:严查终到、途经北京、张家口旅客核酸证明
- 2021年三北防护林工程营造林1343万亩 科学绿化实现良好开局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 逐步回归常态运行
- 2022年春运正式开启 首都机场预计运送旅客377.8万人次
- 加强疫情防控 保障春运平安 国航开启2022年“春运模式”
- 2022年春运今日启动 铁路部门推出多项便民措施确保春运安全有...
- 利通电子财务总监吴开君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54万元
- 海汽集团股东减持349.27万股 价格区间为14.45-17.39元/股
- 招商南油股东建行江苏分行减持2400万股 价格区间为1.93-2.1元/股
- 国发股份股东朱蓉娟减持524万股 价格区间为5.99-6.32元/股
- 2021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
- 2021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 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全球领先
- 10个基点!人民银行下调MLF、逆回购操作利率
- 国家发改委:以工代赈项目要最大程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 亿晶光电股东荀建华减持4331.69万股 价格区间为4.16-5.15元/股
- 国家发改委:鼓励春节期间网络视频平台限时低价电影放映
- 证监会:依法从严查处证券中介机构违法行为
-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143670亿元 比上年增长8.1%
- 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人口增加48万人
- 国家统计局: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
- 国家统计局: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
- 铁路春运明日启动 十大便民措施服务旅客平安健康出行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 交通运输部:预计2022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11.8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