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菜拥有世界一流的“中国芯”
本报记者宋瑞、白佳丽
把青春浇灌在田地里,也未必能育出一粒完美的种子。
百里挑一不行,那就千里挑一、万里挑一。
做菜花育种的孙德岭坚信,死磕一粒种子,陪着一茬又一茬的菜花走过春秋冬夏,总能选育出“中国芯”。
30年的时间,他和他的团队终于让这道原本在西餐厅里招待客人的“细菜”,变成国人餐桌上便宜又好吃的大宗蔬菜。
打败洋品种,菜花变“财花”
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虽然农业种植面积不大,但种业的发展却在全国排得上名次。天津市农科院副院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天津市菜花育种授衔专家孙德岭带领团队培育的菜花种子便是其中之一。
菜花又称花菜,中文名叫花椰菜,原产地在地中海东部海岸,19世纪才传入中国。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菜花品种依旧是舶来品的天下,国外公司1克菜花种子的成本约0.5元钱,却能在中国市场上卖到5元钱。
“我国本土菜花种植面积很小,品种乱杂、退化严重。农民想种只能依赖洋种子,但渠道被国外公司垄断,价格昂贵。”孙德岭说,当时90%的杂交种子依赖进口,每年需花掉外汇200多万美元。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让中国人吃上自己的菜花,天津老一辈育种专家开始尝试选育属于中国自己的菜花杂交种子。孙德岭的老师魏乃荣于20世纪70年代组建了菜花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收集菜花资源。经过不懈努力,研究团队在90年代初期选育出了第一个国产花椰菜杂交品种“白峰”。
“白峰”一经面世便在市场走俏。当时流传一句话:“谁能买到‘白峰’谁就能赚钱。”在天津市农科院的大门口,买种子的队伍弯弯绕绕排了几十米。
也是那时,孙德岭加入了魏乃荣的育种团队。
然而打击来得太快,魏乃荣因病离世,连育种材料及科研情况都没来得及交代。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间,孙德岭带领育种团队,开始重新登记每个菜花资源的特征,建立资源档案……
当时来自日本的菜花品种“雪山”一度占领我国85%的市场。
心急如焚的孙德岭,立志一定要培育出超越日本“雪山”的菜花品种。
那时,从天津市农科院到育种基地需要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天蒙蒙亮时,孙德岭就已经出现在地里,拿着纸笔挨个记录菜花的长势。
天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菜花研究室副研究员江汉民回忆说,基地的潮气比较大,早上菜花叶子上都是露水,在地里蹚来蹚去,露水早就湿透了裤脚,蔓延到膝盖以上。冷冷的秋风吹来,别人直打哆嗦,孙德岭却好像全然不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孙德岭团队育成了花球品相、产量、适应性、抗逆性均超越日本“雪山”的“津雪88”品种。之后,团队又育成了“夏雪”“丰花”“津品”系列。2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椰菜品种,其中8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成为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花椰菜品种。这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推广到全国20余个省份,累计推广面积85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59.5亿元。
菜花鼓了农民的腰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还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
菜花良种繁育需要极佳的隔离条件。通俗来说,就是尽量和其他菜花品种隔开,避免通过蜜蜂授粉导致品种不纯。为此,孙德岭团队用两年时间,踏遍全国多个省市,最终在2002年选定地处山区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的一个彝族村作为菜花繁种基地。
“那里交通极为不便,要翻越5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城镇,却造就了菜花育种的绝佳之地。”孙德岭说。
孙德岭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将菜花繁种技术传授给他们。第一年种植的菜花就给村里带来了30万元的收入。要知道,村子此前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村里没有一间瓦房,没有一辆机动车。因为穷,还是远近有名的“光棍村”。
有村民赚到钱后买了第一部手机,全村人都觉得很新鲜。
到2005年时,全县20个“致富状元”中,就有4个出自该村,“光棍村”渐渐变成了“状元村”,菜花也被当地人叫成了“财花”。
“菜花不‘休息’,我们不歇假”
走进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菜花育种基地,一畦畦菜花在硕大的叶片中露出圆润饱满的“脑袋”。每畦菜花的“排头”都插着一个木杆,上面绑着写有数字和字母的标签,这是每个菜花品种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戴着草帽、衣着朴素的孙德岭正俯下身子,细细查看菜花的花球不同“样貌”、叶子的宽窄。在他的眼里,每一株菜花就像个性不同的人一般,各具特色。
黝黑的皮肤、简朴的穿着,穿了年头不短的鞋上还沾着不少泥土,乍一看,准以为田里走出来的是个农民。“在泥土、汗水、酷热、严寒、蚊虫的‘洗礼’下,穿得多光鲜也没用。”孙德岭说。
从收种子、搓种子、整种子,到大棚中杂交授粉、培育幼苗,再到移植户外后,栽苗、浇水、挖排水沟……年复一年的工作,孙德岭从未落下一个环节。团队的研究人员都说,孙院长对菜花已经到了“迷恋”的程度。
“‘8小时’出不了育种家,只有白天在地里看菜花,晚上回家还琢磨菜花,才能突现育种灵感。”孙德岭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与时间赛跑,是孙德岭团队的一致选择。
“菜花不‘休息’,我们不歇假。田间试验季节性强,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坚守,我们所有的时间安排都要根据菜花的生长情况而定。”孙德岭说,像授粉期时间短暂,如果错过这个窗口期,团队这一年的辛苦就会全部付诸东流。
为了取得翔实的科研数据,孙德岭和团队成员经常从早晨进入大棚,直到夜幕降临才出来,饿了就随便扒拉几口饭。
“夏季的塑料大棚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又闷又热,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拧干了再接着干。为了及时统计和整理白天调查的数据,我们晚上还要加班。”
只要在办公大楼的工作有一点空隙,孙德岭就要跑到地里转一转、看一看,经常来不及换工作服,带着一身泥又回去开会。“只有待在地里,看到这些菜花,我的心才踏实。”孙德岭说。
“育种没有周末一说,每天都有要干的工作。我甚至更乐意周六日到地里选种,没人打扰,可以多干些活。”泡在田地里育种,反而最能让孙德岭放松。
平均每年种3000多个菜花杂交组合,每个杂交组合至少种20株,每株都要做好翔实的实验记录,还需要在实验室里比对、检测……孙德岭坚持,要选出优良菜花品种,百里挑一不行,必须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才行。
44岁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姚星伟从内蒙古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孙德岭的团队。“刚来时落差很大,第一天穿着高跟鞋来上班,结果还没到办公楼门口,就被孙院长叫去育种基地,一天下来鞋上全是泥,后来我就很少穿高跟鞋了。”姚星伟说。
为了解筛选出的“预备品种”在全国各地基地的生长情况,出差是常有的事,而基地所处的地点往往是偏僻的郊区或山区。“我去过上海很多次,但从没去过市中心,每次为了不错过菜花的生长周期,都是辗转各种交通工具,一头扎进基地,很少有机会好好感受绚丽的城市魅力。”姚星伟说。
选择农业科研,就是选择了艰苦。一个好的育种家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苦。孙德岭经常跟团队成员说,要培育出好种子,首先自己要做一粒“好种子”。
“在田间跌倒,有菜花垫着”
菜花育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次,保存着孙德岭和团队十多年选育出的种子的冷柜突然断电,孙德岭知道后已是半月有余。“打开冷柜后,种子都发霉了,顿时感觉两眼一黑,十多年的辛苦工作白费了啊!”孙德岭说,“有了这次事件,我们每天都有专员检查冷柜,避免意外情况再次发生。”
把一个菜花种子推向市场,更是要经历时间的淬炼。
姚星伟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算:千挑万选的好种子在试验田里首先要经历3年的“磨炼”,种子经销商还要在田地里再种3年,一切“指标”表现良好,才会被推广应用,真正种到农民的土地里。“优中选优,好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凝聚了很多人的努力。”
培育一个能享誉市场的菜花好品种极不容易。“一个品种有可能去年表现好,今年表现不好,这都太正常了。”姚星伟说,“我们的情绪随着品种的变化而变化,在地里待了一天特别累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好品种,整个心情就都变好了。”
孙德岭说:“做育种是缺陷的艺术,永远没有最完美的品种,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每一个环节做好,不漏过一个好品种。”
育种还要与时俱进,没有“常胜将军”。
2007年后,从我国台湾地区引进的有机菜花逐渐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新宠。有机菜花,俗称松菜花,口感好、营养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以前菜花是‘以紧为美’,农民看到种出来的菜花球是松的,都会找我们赔钱。但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好吃入味的松菜花开始流行起来。”孙德岭说。
令孙德岭没有想到的是,价格昂贵、一开始占领市场不到5%的松菜花种子,却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短短几年时间,把团队辛辛苦苦选育出来的紧菜花品种几乎都淘汰了。
孙德岭开始及时调整育种思路。2015年,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松菜花新品种“津松”系列被选育出来,引领了我国花椰菜品种换代和产业升级。“我们的松菜花现在已经能占到市场的40%左右,市场占有率还在逐年提高。”
难题一个个解决,路子也越来越宽。孙德岭团队选育的种子还走出了国门,批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我国菜花良种由过去的依赖进口向批量出口的转变。
然而习惯解决难题的孙德岭,却遇到了自己的难题。2012年,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孙德岭在育种试验田里突发脑梗。
出院后,在身体尚未痊愈的情况下,他不顾家人劝阻,拖着不灵便的身躯,一跛一拐地忙碌于花椰菜育种基地,指导育种。“搞育种不下地怎么行,在田埂旁坐着指挥可育不出好品种。”孙德岭很乐观,甚至开玩笑说,“在田间跌倒也不怕,有菜花垫着。”
今年已经60岁的孙德岭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虽然脑梗留下了后遗症,但他说:“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不会放弃陪了我半辈子的菜花育种事业。”
令孙德岭倍感欣慰的是,经过不断磨炼,他带领的团队逐渐成长起来。
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现有8名科研人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全部为取得高级职称的青年技术骨干,平均年龄不到40岁……在他们身上,孙德岭看到了中国种业的未来和希望。
技术创新是品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为在国际上抢占花椰菜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制高点,孙德岭团队启动了花椰菜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并于2019年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花椰菜全基因组测序,使我国花椰菜基因组学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列,为进一步开展花椰菜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可以骄傲地说,在菜花育种领域,‘中国芯’是世界一流的,没有人能卡我们的脖子。”孙德岭说。
“但田地里的知识,要用一辈子去钻研。”他补充道。
(责编:王震、陈键)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建新股份2021年预计净利900万-1300万元 同比下降超七成
凤凰传媒董事长梁勇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62亿元
汇鸿集团副总裁丁海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994万元
排行
精彩推送
- 三部门印发《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 十问中国经济2022:碳达峰碳中和如何稳步推进?
- 银行业保险业创新金融服务 助力冰雪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元需求 数字人民币与冬奥特色场景深度融...
- 京张高铁冬奥列车今日开启赛时运输服务
- 夯实“三农”压舱石 开启农业新篇章
- 2021年“三农”工作成绩单公布!请查收
- 针对春节就地过年需求 各地增加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
- 春节期间菜价走势如何?农业农村部回应
- 进场观赛别开热点、蓝牙!一图读懂北京冬奥会无线电管理要求
- 长江流域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6座梯级水电站2021年发电量...
- 数说交通|2021年12月我国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200868万人次
- 工信部:产业转型迈上快车道 打好工业稳增长“组合拳”
- 近半数央企已进入生态环保产业 行业集约化发展势头增强
- 最新风险提示!防范虚假宣传、“首月0元”等“套路”行为
- 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 3月1日起施行
- 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出炉 上海北京均超4万元
- 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出炉 上海北京均超7万元
- 国家邮政局:加快与交通等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快递服务更便捷更...
- 提升投资者金融素养 加大金融知识宣教力度
- 民航局:加快构建现代民航体系 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民...
- 交通运输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低价打折有可能是“陷阱” 理性消费...
- 工信部:2021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呈现四方面特点
- 最高分辨率0.5米!我国高分多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 工信部:“动态清零”政策对地方产业链、供应链影响有限
- 六部门联合解读《“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增强创新“第一动力”?
- 我国明确“十四五”时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 巩固实体经济根基
- 发改委:从四方面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实现“五个转变”
- 践行“开放办奥”理念 多措并举展示中国良好形象
- 人民银行:涉冬奥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服务筹备工作均...
- 1月LPR“双降”:1年期降10个基点 5年期以上降5个基点
- 国家税务总局:坚决依法打击偷逃成品油消费税违法犯罪行为
- 辽宁省税务局查处部分企业偷逃成品油消费税案件
- 网传“出台《互联网企业上市及投融资操作规范》”属不实信息
- 36.3万亿元、10亿吨、70%:从三个数据看中央企业2021年答卷
-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发布 都市圈1小...
- “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 高铁运...
- 国知局新规: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可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
- 商务部部长:中国始终支持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
-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湿地植物达2258种
-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精简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报告事项的通知》
- 2021年央企“成绩单”发布:全年实现营收36.3万亿元 效益增长...
- 中国石化在湖北恩施发现超千亿方页岩气
- 财政部修订出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
- 水利部部署黄河防凌工作:做好堤防巡查抢险 责任落实到段、到...
- 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共享办奥”让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
- 宜安科技2021年预计亏损1.85亿-2.25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 建新股份2021年预计净利900万-1300万元 同比下降超七成
- 凤凰传媒董事长梁勇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62亿元
- 汇鸿集团副总裁丁海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994万元
- *ST中天副总经理徐天啸辞职 第三季度净亏损1.16亿元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为中小企业解忧纾困?
- 1月18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530.5万人次
- 人民银行:发挥货币政策双重功效 稳中求进更加主动有为
- 生态环境部:2021年黄河中上游5省(自治区)累计清理各类固废...
- 解读五大税收流行语 看2021税收工作新成效
- 嫦娥四号“打工”已满三年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超1000米
- 人民银行谈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 人民银行: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
- 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
- 农业农村部:22.18万退捕渔民实现应保尽保
- 我国首次实现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批产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
- 交通运输部:2021年网络货运行业完成运单量6912万单
- 科技“施魔法” “云上”办冬奥
- 国家发改委: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 国家发改委:个别高杠杆房地产企业境外违约事件属于市场自我调节
- 国家春耕肥储备3-5月投放市场 今年新增夏管肥临时储备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我国首个地理标志五年规划发布
- “5G商用产业联盟”等28家非法社会组织被依法取缔
- “预制菜”行业发展引关注 业内:竞逐万亿级市场须构筑安全生...
- 交通运输部:春运首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489万人次
- 今夜24时油价上调 加满一箱多花13.5元
- 绿色办奥,让北京冬奥会“冰雪之约”变得“绿意盎然”
- 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 推广应用电子客票 交通运输部:鼓励采用人脸识别等方式进站乘...
- 如何用43年做好一张纸?
- 交通运输部:严查终到、途经北京、张家口旅客核酸证明
- 2021年三北防护林工程营造林1343万亩 科学绿化实现良好开局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 逐步回归常态运行
- 2022年春运正式开启 首都机场预计运送旅客377.8万人次
- 加强疫情防控 保障春运平安 国航开启2022年“春运模式”
- 2022年春运今日启动 铁路部门推出多项便民措施确保春运安全有...
- 利通电子财务总监吴开君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54万元
- 海汽集团股东减持349.27万股 价格区间为14.45-17.39元/股
- 招商南油股东建行江苏分行减持2400万股 价格区间为1.93-2.1元/股
- 国发股份股东朱蓉娟减持524万股 价格区间为5.99-6.32元/股
- 2021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
- 2021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 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全球领先
- 10个基点!人民银行下调MLF、逆回购操作利率
- 国家发改委:以工代赈项目要最大程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 亿晶光电股东荀建华减持4331.69万股 价格区间为4.16-5.15元/股
- 国家发改委:鼓励春节期间网络视频平台限时低价电影放映
- 证监会:依法从严查处证券中介机构违法行为
-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143670亿元 比上年增长8.1%
- 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人口增加48万人
- 国家统计局: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