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绽放青春风采(青春派·新征程上的青年工程师②)
近年来,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一项项发展成就硕果累累,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记者采访了3位青年工程师,他们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上挥洒汗水、担当作为,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杨宁:
筑坝乌东德
空中俯瞰,凭借看似轻薄、形如蛋壳的坝体,乌东德水电站便让滔滔金沙江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交界处转化成清洁水电。2021年11月,大坝早已完工,但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部大坝项目部副主任杨宁却依然忙碌:这个世界首座全坝低热水泥混凝土特高拱坝,技术创新成果仍在源源不断产出。全坝应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单是节水一项,就可节省建设投资3000万元。
杨宁说,自己的青春一直在金沙江上奋斗。2011年,25岁的杨宁大学毕业,直奔溪洛渡水电站建设现场;4年后,溪洛渡水电站竣工,杨宁随即转战乌东德水电站,挑起建设大梁。
百米高坝如何防止开裂,是杨宁面临的最大挑战。“核心就是控温。”杨宁解释,温度过高会使混凝土开裂,即使是非常细小的裂纹也会威胁大坝的安全,越薄的大坝,出现裂缝的潜在危险越大。
要想控温,一是要尽可能让水泥水化作用时少产生热量,二是靠通水物理降温。传统的大坝建设多采用中热水泥,再辅以通水冷却降温的方式,从而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乌东德水电站因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环境条件比较复杂,沿用上述方案依然存在出现大坝裂缝的风险。
杨宁给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超级工程离不开超级材料。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可以增加技术冗余,提高大坝‘无缝’的安全系数。”然而,全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并无先例可循。
“行业内20多年的技术攻关,给了我们建好乌东德的底气。”杨宁介绍,早在三峡大坝建设时,就已经在水电站配套工程中开始试用低热水泥;在溪洛渡大坝建设过程中,部分坝段开展了低热水泥浇筑坝体的生产性试验。同时,建设者们不断进行工艺创新,结合一浇、二验、三备、纵向动态跳仓等精细化管理理念,实现了升层由3米到4.5米的突破,杨宁决定放手一搏。
超级工程更需要精益求精。金沙江河谷的天气瞬息万变,有时烈日炎炎,有时阴雨绵绵,有时低湿大风。为了确保筑坝质量,跑现场成为杨宁和同事的习惯。2017年6月,恰值关键坝段浇筑,如果雨水大量混入仓面混凝土,有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天空惊雷一响,他们立马冲向工地,一边指挥工人通过机械设备排水,一边跟工人一起拿着工具往外舀水。直到雨停,杨宁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营地。
下至15米深宽缝,上至100多米的仓面,工地每一个地方都有杨宁的身影。工程前期,大坝已有30多层楼的高度,每隔两三天,杨宁都要通过紧贴悬崖的狭窄爬梯,爬上仓面检查施工情况,一趟下来,满身是汗。杨宁说:“大坝就像自己的孩子,希望它健健康康。”有一次凌晨2点,宽缝未按计划如期开仓的消息传来,他立即起身,沿着陡峭山路步行到工地,协调资源连夜攻关,直至凌晨5点工地正常开仓,他才摸黑走回去。而这半夜的3个小时,抢回了5天工期。
建设300米级拱坝,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杨宁和全体建设者聚焦核心关键工艺工程,开发集感知、分析、控制于一体的智能控制系统,攻克了智能通水、智能喷雾、智能振捣、红外测温等智能化技术,实现了水电工程建设智能化技术规模化应用。浇筑协同管控平台研发的关键时刻,为获取建设数据,杨宁和他率领的团队以最原始的掐秒表方式获取不同时段的效率数据、质量评价及预警值。成功搭建的大坝智能建造系统,实现了对大坝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关键节点的抗裂安全状态分析,可时刻掌握大坝的“身体状态”。
2021年6月,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如今累计发电已超854亿千瓦时。“难得遇到超级工程,把它干成精品是我们的使命。”杨宁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闫禹:
扎根伶仃洋
“为了提升对跨海工程服役状况的观测能力,我们利用无人机和无人船等新设备新技术,进行海上结构表观病害的监测分析,同时进行水下结构周边水沙环境的长期跟进观测。”作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技术中心(总工办)副主任,80后高级工程师闫禹正值守在大桥结构安全监测和运维数字化科研一线,保障全桥的日常运行安全。
湛蓝的海面上,港珠澳大桥像一条灵动的飘带,横跨伶仃洋面,飞架粤港澳三地。
回想13年前第一次来到这座三地首次共建的跨海超级工程建设团队,闫禹对那份激动和憧憬仍历历在目。这条55公里长的跨海大桥,见证了闫禹的付出和成长。
闫禹在港珠澳大桥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总工办技术管理岗。“这个岗位的工作要求是严谨求实。大桥的整个建设和技术攻关过程都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干出来的。”闫禹说,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他深度参与完成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和人工岛工程前期、建设期及运营初期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了大桥深化研究、实施、验收到试运营的全过程。
相较施工现场的热火朝天,大桥建设背后的技术工作虽少了些惊心动魄的现场时刻,但更多的是日日夜夜的绞尽脑汁,不断与方案图纸“较劲”。
“港珠澳大桥这项超级工程建设中,所有桥梁、隧道、人工岛结构图纸和重大技术方案,都是由我们部门主持审查的。”闫禹所在的大桥技术管理部门,既负责工程技术路线的顶层设计,又负责协调调动多方技术资源、确保技术方案真正落地,更是把控技术成果水平的最后一道关卡。
“在通车之前,我们编制了一套港珠澳大桥运营维护技术标准以指导大桥运维开局,这是在国内现行标准之上,针对大桥自身需求专项制定的,对其他国内外跨海桥岛隧集群工程也有参考借鉴价值。”闫禹介绍,标准管控是控制整个工程品质的核心,要用“螺丝钉精神”持续投入工作。
闫禹还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和核心管理人员在建设期参与完成港珠澳大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技术攻关,技术成果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多项重大技术与装备直接应用于工程建设,为我国自主攻克岛隧工程成套建造技术贡献力量。
2018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在珠海以西登陆,强风范围大,几乎正面袭击当时还未完全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对大桥结构安全稳定和应急决策处置都构成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场台风的考验,身为防台工作组结构分析负责人,闫禹当时还是有些紧张:“虽然大桥桥梁设计已经考虑了更加极端不利的工况,但由于这个台风中心风力太强,且云系庞大,破坏力很强,我们一点不敢轻敌。”
9月16日中午12点,台风来袭。当风力达到最大值时,闫禹在控制室紧紧盯着实时监控系统,看到海面潮位发生很大增幅,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超强台风的威力。这座大国工程的结构会不会受损,结构稳定性、安全性有没有问题,是闫禹和同事们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公众最关切的问题。
闫禹和同事们紧紧盯着屏幕,全桥1200多个监测点位的实时数据集不断闪烁,通过建成的港珠澳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持续进行数据分析,在台风经过后的第一时间,闫禹在速报分析结果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支撑了应急决策。“没想到刚刚建成半年多的监测系统就迎接了这么大的挑战,幸亏在施工时对安装细节多操了一份心,才保障了极端工况下的正常运行。”闫禹说。
如今,闫禹仍活跃在技术一线,每周定期还要上桥检查,调试检测各种设备和系统,将这条55公里的大桥全程走一遍。
张超凡:
逐梦铁轨间
一个大铁柜,立在铁道边。柜门打开,露出密密麻麻的线束和元器件。蹲下身子,正用示波器、万用表检查设备状况的人,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部信号科科长、高级工程师张超凡。“这是我们的发明,名叫动车组车载BTM(应答器传输单元)设备性能检测系统,它能及时在地面发现列车BTM设备隐患。”
对于列车来说,信号是啥?通俗地讲,信号是行车及调车作业组织的指令或凭证,事关列车运输安全。90后张超凡已经跟铁路信号打了9年交道。9年间,他牵头主持和主要参与的创新发明项目超过15项,其中3项拥有国家专利证书,为企业节约和创造价值近1000万元。
张超凡打小爱折腾电器:“因为兴趣,我在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都选择了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13年8月,张超凡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铁路系统工作。张超凡说,头回上线路,他闹了个大笑话,把信号机的信号灯误认为红绿灯,一旁的老师傅都忍不住发笑。
业务技能不过硬不行,张超凡虚心向师傅们请教,还买来一堆铁路信号专业的书,“200多页的《铁路信号基础设备》,我来回‘啃’了4遍。”通过不断学习充电,他很快追赶上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信号工。
2017年,在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建设时,张超凡发现每新建一条铁路,都需要对轨道电路上发送的信号进行调试,重复测量数据、反复调整往往要耗费大量劳力。能否节约人力物力消耗?他回到单位,腾空一个杂物间,开始搞研发。
没有研发条件,就创造条件。电烙铁,是张超凡自己买的;电源,是以前的学长给的;电风枪,是自己借的。“晚上下班,他总往屋子里跑,戴个头灯坐在地上闷头干活。”工友何学东说。
参数有误差,张超凡想尽办法改进设备:电缆受干扰,就用锡箔纸包;电路板受影响,跑去机加工车间鼓捣个铝壳子罩。写程序、做样机,连熬好多个通宵,他终于发明了辅助标调装置。装置可以实现轨道电路自动匹配调整,给出最终结果,作业人员根据结果开展标调工作,相比传统调整方式可节省劳力50%。目前,南宁局集团已推广4套该装置。
“创新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脚步一停就是落后。”张超凡说,“高铁发展从无到有,速度从慢到快,再到现在时速350公里甚至更快,靠的就是创新。”
在动车所,张超凡还牵头完成了发码箱辅助测试及远程控制装置等发明,从地面信号到车载信号,他都作出了重大突破。但他和工友们并不满足于此。
以车载设备的模拟测试系统为例,以前张超凡的设计针对的是时速250公里的高铁,现在工友们已着手攻关针对时速350公里高铁的车载设备模拟测试系统研发,进一步提升维修工作智能分析水平。这些工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超凡大师工作室”成员。
工作室目前有6名技师、5名助理工程师、2名工程师。这些年轻人业务上精益求精,技术上开拓创新。团队研发的10余项科技攻关项目为全路首创项目,这些科研成果运用于实践后,先后发现并解决4起重大隐患,将单列动车数据检索分析效率提升160%,管内动车组列控车载专业维护工作效率提升13%,设备故障率下降41.3%,有效填补了广西高铁信号设备技术空白。
如今,张超凡正继续开展多项高铁科研课题攻关。“未来,我希望为铁路技术创新发挥更大作用!”张超凡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7日 05 版)
(责编:孙红丽、杨迪)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广州对跨省流动到站旅客开展“落地检”“即采即走”核酸检测服务
天天消息!西安:对来返本市不足5天的省外人员,严格做到“四个不”
每日速读!财经世界,就地起范儿!2022金投赏创意节第一财经专场举行
排行
精彩推送
- 寒潮天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 局地降温达20℃以上
- 【全球热闻】我国首台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
- 环球实时:金融举措靠前发力 全力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 今日看点:北京:供暖适时逐步升温运行
- 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绽放青春风采(青春派·新征程上的青年工程...
- 焦点速递!重磅!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36地先行,个税APP...
- 当前关注:金融举措靠前发力 全力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 环球消息!复必泰二价疫苗运抵港澳即将开始接种
- 广州对跨省流动到站旅客开展“落地检”“即采即走”核酸检测服务
- 天天消息!西安:对来返本市不足5天的省外人员...
- 网传郑好办APP可查任意核酸结果,官方:后台故障,已恢复正常
- 焦点报道:张翔:盈利模式未闭环,投资充电桩要谨慎
- 每日速读!财经世界,就地起范儿!2022金投赏创意节第一财经专...
- 每日精选:“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奔跑一生,停步在这...
- 世界今日报丨我国科学家发现微生物助土壤固碳培肥机制
- 【世界新要闻】当害虫来袭 水稻会迅速警告同类
- 天天观热点:业界:筑牢网络发展根基 加快推动中文域名普及
- 世界动态:入市倒计时!6000亿养老金前操盘手独家分享选股标准...
- 属于孩子们的世界杯!杭州一小学学生制作创意乐器为世界杯喝彩
- 大成基金姚余栋:“科技牛”将成为2023年的主题词之一
- 民间智慧 | 市场基本上对利好“免疫”
- 环球观速讯丨入冬以来最强寒潮今起横扫我国,大部地区流感气...
- 国有大行落实“金融16条” 多家房企获授信
- 全球视点!打好税费政策“组合拳” 助力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
- 简讯:刚刚,央行宣布全面降准!释放5000亿!对市场有何影响?
- 世界热点评!电动车赛道竞争持续升温 多家合资车企按下“加...
- 河南疫情最新通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6例、无症状感染者804例
- 全球新动态:刚刚!央妈宣布降准,据说还有重大利好在路上!
- 即时看!冬储需求增加、社会库存低位 磷肥价格逼近每吨4000元
- 全球快报: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开闸!36地先行试点,“银证保”...
- 今日讯!带您数读《20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 速递!江苏疫情最新通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例、无症状...
- 观焦点:利好因素积聚 上市银行估值修复通道开启
- 天天观察: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科研
- 土特产“出圈”进万家
- 环球百事通!潮流社区兴起国潮热
- 安徽疫情最新通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28例
- 全球今日讯!植绿,在雅鲁藏布江北岸
- 快播:更好满足“雪季候鸟”需求
- 山东疫情最新通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4例、无症状感染者784例
- 黑龙江疫情最新通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4例、土无症状感...
- 《固态法浓香型白酒原酒》团标立项
- 焦点热讯:锦波生物恢复上市审核,前三季度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
- 世界热点!“第二支箭”增信民营房企发债持续推进 龙湖集团...
- 北京永辉保供稳价在行动:物资采购量增三倍,组织高效配送力量
- 北交所再迎利好!首批8只指数基金出炉,如何影响市场?
- 焦点速读:法德将协调一致推动实施跨国企业最低税率
- 全球快讯:林占熺:只有让千千万万的农民都富裕起来,才是真正...
- 美股盘前丨股指期货涨跌不一 热门中概股盘前走弱
- 每日快报!多地累计降温15℃ 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即将来袭
- 航天新征程|杨利伟:中国空间站时代脚步越来越近
- 世界最新:年内迎来第二次降准 业界:重在稳定预期 呵护市场...
- 【天天快播报】正邦科技:拟出售母猪养殖场资产
- 个人养老金业务开闸!23家试点银行齐上阵 逐鹿养老蓝海市场
- 当前视讯!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养老目标基金偏爱的标的...
- 当前速讯: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发射时间来了
- 【天天热闻】泛海控股:拟将十月份美元债进一步延期至明年5月...
- 【聚看点】北京疫情发布会:新增本土感染者1119例 对混管涉...
- 每日观察!深圳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
- 环球今日报丨央行: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 航天新征程|王亚平:把梦想绘入辽阔星河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号乘组: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
- 观焦点:南京:明日起全市各区连续5天每天开展区域性核酸检测
- 央行:12月5日降准0.2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119例
- 观焦点:精彩抢先看!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即将开幕
- 【聚看点】飞天圆梦|杨利伟:中国人将走向更远的深空
- 环球热门: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发布 苏浙闽包揽工业百强...
- 沙特和伊拉克联合声明:将坚持欧佩克+最近的减产决定
- 天天新动态:天然气和俄油价格上限谈判均遇阻 欧盟能源危机...
- 焦点消息!在线即时法律服务公司律兜互联完成3500万元融资
- 每日快讯!可持续发展,中国时尚企业的“责任”还是“赛道”?
- 方便残障人群出行,阿里高德工程师开发无障碍“轮椅导航”
- 【环球新要闻】天津:11月26日、27日在全市范围开展核酸检测
- 今日精选: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出炉 昆山晋江等上榜
- 港股震荡整理 内房股继续走强丨就市论市
- 美联储“鸽”声响起 全球央行会跟吗?丨就市论市
- 当前视讯!年内40城卖地收入1.87万亿元 多地推出第五批次集...
- 每日精选:亚太时间:地产政策利好大型优质房企 房企销售端...
- 海澜之家周立宸:持续升级国民品牌 “接力”服务美好生活
- 工信部: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
- 今热点:报告显示:先进制造业“东强西弱”格局有所缓解
- 每日速读!如何通过信用出行让顺风行程更顺畅?超5000名顺风车...
- 微动态丨深圳:近期抵深人员请做好“三天三检三不”
- 天天百事通!2022全球数商大会开幕 凝聚全球共识 发出 “...
- 【世界独家】土耳其央行宣布结束降息周期
- 世界速讯:个人所得税App新增“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
- 我国海洋经济稳中向好,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
- 天天微动态丨【早知道】商务部:希望推动中美经贸合作早日重...
- 东莞昨日新增本土2+33
- 天天观察:“黑五”消费者“摩拳擦掌” 英国消协:谨防假打...
- 全球微头条丨涉及食品、消费品等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一批...
- 全球新动态:四川盆地新探明超千亿立方页岩气田
- 每日时讯!陕西疫情最新通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0例、无症...
- 2023年物联网领域四大趋势
- 新资讯:中国方案让世界杯 体育场“坚固且轻盈”
- 全球微资讯!报告显示中日数字产业合作存在九种类型
- 江西疫情最新通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60例
- 精选!竞选费用现近百张“空白发票” 岸田再添压力
- 当前热议!辽宁疫情最新通报: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例、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