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看新闻 > 正文

一个小时分拣8吨猕猴桃!四川猕猴桃的“进阶”之路

10月10日一大早,成都市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会长、都江堰天赐猕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志强迎来两拨客人。

这边,俄罗斯方代理商在现场盯货,他们是今年猕猴桃出口的主要客户;那边,都江堰市科协相关负责人来了解今年的生产及科研工作开展情况。

同样忙得不可开交的,还有一旁的猕猴桃智能分拣包装生产线。进入采收季以来,这条能够实现果品分级自动化的生产线几乎全天运转。每小时有8吨猕猴桃从这里下线,等待奔向千家万户。

分拣分选,是为了给不同等级的猕猴桃找到各自的“婆家”。这项工作由最初的人工升级到机械,正是四川猕猴桃“进阶”之路的一个切片。

“蹦跳”之间

“洗澡”“称重”“跳水”后,猕猴桃“各回各家”

一箱大小掺杂的猕猴桃,摇身一变,拳头大的在一堆,鸡蛋大的在一处,要分成几步?

第一步,“洗”个“澡”。把一筐猕猴桃倾倒在智能分拣线最前端,它们便争先恐后地“爬”上装有蓝色滚筒的小坡,软毛一扫,果子表面的绒毛便被轻轻带走。

第二步,“称”个“重”。一分钟内,就有565枚猕猴桃在这里“体检”,再被送上后端两列“座椅”,一“桃”一“座”,井然有序。

第三步,“跳”个“水”。按照重量不同,从小到大,猕猴桃依次“跳入”不同的分选通道中,最后“咕噜噜”地滚进准备好的筐子里。

到11时,这些前一晚从果园运来的黄心猕猴桃已“各回各家”。包装后,它们将被迅速运往广东、上海等地。

比起“囫囵吞枣”,精细化分级能够让好果子卖上好价钱。“拿‘金艳’品种举例,一件2.5公斤单果110克到130克猕猴桃,要比一件同规格的70克到90克猕猴桃贵15元左右。”晏志强说。

传统工序中,哪怕再熟练的工人,也只能借助肉眼和手,凭经验判断。在挑拣前,还得剪好指甲、戴上手套,以免刮破外皮。尽管如此,100斤猕猴桃,也会损失两三斤。而这条智能分拣线,一个小时就能分拣8吨猕猴桃——这大概是20个熟练工马不停蹄分拣6个小时的量。

2017年,都江堰市创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去年,都江堰猕猴桃入选2021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今年,又成功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都江堰天赐猕源农业有限公司于2020年获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外贸订单纷至沓来。去年,该公司出口猕猴桃800吨左右。

不断“进阶”

新生产线一周后投产,猕猴桃走向更大世界

“打听生产线,你还是来早了!”采访接近尾声,晏志强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原来,一周后,一条崭新的四通道智能分拣线将落地车间。这条新生产线能实现自动上料、在线包装、激光扫描功能,还可测试果子表皮的损伤程度。到那时,猕猴桃分级将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一个催熟车间也正在安装——目前市面上买到的大多数猕猴桃还比较硬,需消费者自行放置催熟,提升口感。而这套工艺能在保证猕猴桃硬度前提下,催熟猕猴桃,实现即食。

晏志强神秘笑容背后的另一个答案,则是分拣包装车间旁一块暂时闲置的场地——每年4月猕猴桃花开时节,这里就会变身花粉加工厂,把从果农处收购来的“铃铛花”(花瓣即将散开至半开状态的花朵)输送到粉碎机里,提取出花药,进行脱水处理,进入烘箱烘16—18小时,再进行提纯。晏志强说,“都江堰海拔高差大、温差大,在不同位置布局的猕猴桃雄株园陆续开花,花期足足两个月,能满足花粉加工需求。”

花粉,又被称为猕猴桃的“芯片”,一部分直接销售给种植户为雌树授粉,一部分用于自主研发猕猴桃花粉系列的面膜、化妆品、饮品等。如今,都江堰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花粉原料供货基地,年产值能达4000万元。晏志强透露,公司还将在天马镇金陵社区建设一条猕猴桃饮料生产线,占地40亩,通过精深加工不断提高猕猴桃的附加值。

今年,疫情、高温干旱天气等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猕猴桃产业。不过,这条生产线始终没有停下。“疫情期间,我们申请了车辆通行证,协会还组织龙头企业把所有的仓储冷链中心全部腾出来,对全市的果农开放,保证果品保质保量入库,不耽误销售。”(记者 文露敏)

标签: 四川猕猴桃 智能分拣包装生产线 智能分拣包装生产线 精细化分级

精彩推送